六度分離 (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)      by 批踢踢 作者:a75267462007

  原本是耶魯大學的社會學家 Stanley Milgram 所提出的理論, 大意是兩個完全不認
識的人之間,中間最多只隔了六重分隔的關係;也就是說,你可以透過你的朋友、朋
友的朋友、直到你不認識的那個人之間,最多只隔了六個人,運氣好時甚至更少。

  這樣的結論是基於早期的一項郵包轉寄實驗,近年則使用網路電子郵件為實驗基礎
,亦印證了這項結果。

  乍聽之下,六度分離的理論似乎不可思議,但是仔細想想之後,其實也不無道理;
我們從小到大認識的人至少上百,依此數量與比例擴張下去,的確不消幾層之後,能
夠聯繫到的數量便大的驚人,這就是人際網路驚人之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  by 批踢踢 作者:an0952

 六度分離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,人們彼此間既群聚又疏離。疏離的是我們對於自己
朋友之外的人陌生,群聚的是我們通常能透過少數的連結去認識其他的人。這種例子
在我們身邊常發生跟朋友聊天,聊到最後會發現原來你們有一個共同的朋友而這個朋
友卻不知道你們互相認識。

  學者為了研究這樣的現象做了很多的實驗,最早是心理學家Milgram於1967年所作
的信件轉寄實驗。他發現了兩個不認識又住的很遠的人,平均只要將信轉寄5至6次,
就可以將信傳至對方手中。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他的文章:

 "The Small World Problem". Psychology Today, May 1967. pp 60-67 

 雖然他發現了這樣的現象,但是卻不能很清楚的解釋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。終於在
30多年後,由哥倫比亞大學的Watts和他的老師Strogatz 於1998年提出突破性的解釋
,這篇文章刊載於自然(Nature)期刊上而這篇文章也成為研究六度分離現象必看的文
章:

 "Collective dynamics of 'small-world' networks.". Nature 393 pp 440-442 (4 June 1998). 

 基於上述研究的基礎,Barabasi, Albert-Laszlo 與 Albert, Reka這三個人試圖另外
的角度來看待六度分離的現象,他們認為連結度數,例如每個人的朋友數的機率分配
,會遵守冪次分配(power law),整個網絡(例如朋友網路) 會是一個無尺度網絡
(Scale-free network)。 這個重要的結果也刊載於科學(Science)期刊中:

 "Emergence of scaling in random networks". Science, 286:509-512, October 15, 1999. 

 以上所提的三篇文章,是對於這種現象有興趣的人,必看的文章若想知道得更多,
可以參考維基百科,裡面有一拖拉庫的說明:
 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Small_world_phenomenon

 若不想看英文,建議你看大塊文化出版的"六個人的小世界"這本書 
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246961 

 裡面有更詳細與淺顯的解釋!! 至於無名所做的實驗,微軟也利用MSN做過類似
的實驗,有興趣的人也可以google一下...



 威爾史密斯1993年主演的電影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有提及這個理論,電影
中威爾史密斯冒充知名黑人影星薛尼鮑迪的兒子,闖進了史達卡強尼的家中,將他
夫婦倆唬得一楞一楞的。最後讓史達卡強尼對自己的生活產生反思。
(此電影並未在台灣上映)




 另一部與六度分離理論有關的電影「玩命911」(Inter mission),由柯林法洛主演
,故事描述一群在都柏 林生活年輕人放蕩漂泊,衝撞不羈生命的故事。在電影中,
每個人的故事看似獨 立分離,實則相互連結影響,在國外上映時,有影評提出最近
相當熱門,解釋兩個陌生人之間只要透過六個人便能彼此影響的「六度分離理論」
來解釋電影中由單一事件所誘發,經過人際網絡發酵所引爆的連串意外與災難... 
( 原電影新聞稿 http://tinyurl.com/36tbqk 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